图1)石器时代,最早的古代居民总会在房屋中央设置一个火塘,作为全家活动的核心区域,对周围进行有效的热辐射。设计上,配以鼎、环、铁锅等,以取暖为宜,或驱赶野兽。不可否认,这种圆形生火的习俗,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,都有,但火塘在西方发展成了壁炉(如图1所示),而在我国,则发展成为在西南民族中盛行的民间传说(如图2所示)。
图2)8世纪中叶,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,把唐帝国的光明带到了黑暗时代的欧洲,给文艺复兴带来了希望;16世纪初,清朝的外国人带来了第一次中西文化的碰撞;1840年以后,欧洲以武力强行打破了中国的壁垒,另一方面,这也为中国与西方的交往铺平了一条全新的道路,摩擦碰撞是基础。
1. Sybility:1840-1949
壁炉的发展时期与中国现代建筑的时间线完全吻合。中国现代建筑史的概念由胡绳先生于1980年提出。1900年至1937年,各种建筑风格涌入中国,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格局。在此期间,西方殖民者在香港、澳门、广州、上海等口岸建造了风格迥异的住宅,并将各种西方风格的壁炉引入中国,对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2.过渡期:1949-1978年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中国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艺术和社会领域视苏联为兄长。当时,许多苏联专家访华,其中包括推崇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。在华工作的苏联人员的浮雕设计影响了建筑的样式。然而,由于当时政治色彩在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,壁炉的发展在此期间停滞不前。
3.快速发展:1978年至今
1978年经济改革开放后,中国室内设计从最初的简单模仿走向了混乱的发展。中国设计师开始融合不同国家的元素,以满足不同的喜好,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。这一时期,壁炉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。西方的家居理念融入中国家庭,形成了独特的中西融合风格。然而,中国在壁炉的推广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,亟需提高普及率和认知度。艺术壁炉在这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提供图片和技术支持,为壁炉知识的分享搭建了平台。
壁炉在中国的历史绵延数千年,从石器时代延续至今。壁炉从简单的火塘演变为中国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。东西方文化的交融,以及政治和文化的变迁,塑造了壁炉在中国的发展。如今,中国室内设计体现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风格的融合,壁炉成为连接东西方美学的桥梁。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蓬勃发展,中国的壁炉在风格和燃料种类方面也日益多样化。中国壁炉的旅程仍在继续,无论是业主还是设计师,都对这一独特而优雅的室内装饰青睐有加。